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7-24 17:36:04 |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姜超 |
研报出处: 海通证券 | 研报页数: 16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530 KB | 分享者: tai****an | 我要报错 |
投资要点:
近期P2P行业爆雷不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据网贷之家统计,6月停业及问题P2P平台数量增加到80家,其中问题平台63家,7月以来行业风险继续发酵甚至愈演愈烈,截至7月22日,已经又出现了99家问题平台。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从涉及地区看,问题平台多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后蔓延至北京和深圳,其中不乏累计成交额超百亿的平台,集中式的爆雷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P2P行业经历了什么?2013年以来我国P2P行业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机构数量和成交量不断翻倍,2014年初P2P运营平台数量只有657家,贷款余额只有不到309亿,但到了18年6月底,P2P运营平台数量有1836家,贷款余额接近1.32万亿规模。网贷行业爆发式增长背后,是监管空白下的扩张冲动。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诞生之初,监管较松,可以绕过监管吸收资金,还可以不受区域限制放贷,且行业进入门槛非常低,这也造成平台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后行业风险暴露埋下引线。从借贷双方的角度看,P2P平台借款人主要是个人及中小微企业,这部分群体由于缺少资本或缺乏担保,往往得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垂青,融资需求旺盛;同时P2P等互联网贷款大发展的2013-2016年,M2增速保持在13%左右,流动性相对充裕,给P2P营造了资金供给环境,投资者资金闲置但缺少其他产生较高收益的渠道。而P2P借助互联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借贷模式,迅速为更多借贷双方所接受。监管推进成爆雷导火索。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合规问题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自2016年开始监管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去年底57号文给出的6月整改大限。合规要求下,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持续减少,平台运营成本增加,且不少坏账问题在违规资产的清偿处置中提前暴露,加剧了平台的流动性紧张。此外,近期平台违约事件频发,逐渐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恐慌,投资者挤兑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风险上升。
违约风险走到了哪一步?首先,P2P网贷违约固然有监管加强的原因,但根本上还是与当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有关。18年监管对影子银行加强规范,非标融资被限,整体信用偏紧,社融存量增速新低。一方面P2P投资资金退潮,管理不善、资金链脆弱的平台首当其冲,而庞氏骗局的故事也无法继续。另一方面融资增速无法保证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带来债务违约。而P2P背后的主体,往往资质较差、信贷资源获取能力较弱,必然最先受到影响,兑付发生困难。其次,P2P平台风险爆发,可能只是信用风险升温的第一步。今年除了P2P,现金贷、大规模质押股票融资的上市股东、大肆依靠负债扩张规模的企业等也问题频出。近期部分地区农商行不断爆出坏账激增,农商行主要面对小微企业、农户等,目标客户抗风险能力差,也容易产生不良贷款。17年以来尽管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波动不大,但农商行不良率18年一季度末已经抬高至3.26%,甚至个别农商行不良率升至20%。最后,值得警惕的是,居民和企业债务短期化,又可能进一步加剧风险的暴露。居民方面,17年以来月均新增居民短贷超过1600亿元,是16年的三倍多。虽然当前居民债务仍相对健康,居民短期贷款、信用卡贷款只是扩张很快,但逾期不严重,但未来短期债务的潜在偿付压力仍不应忽视。企业方面,17年以来企业信用债融资也呈现短期化。18年上半年短融和超短融发行额在信用债中的发行占比分别显著攀升至51%和44%,新发信用债平均期限缩短、企业短期有息债务占比上升,对企业债务及资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更加频繁地面临偿债压力,兑付风险进一步积累,甚至可能“短债长用”,导致流动性脆弱,进一步增加违约风险。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